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了解中国盆腔炎性疾病(PID)患者的致病微生物及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研究方法,对全国49所医院934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随机按照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并随访3次观察疗效,对其中481例患者的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衣原体检测、支原体检测和淋菌检查,并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A、B、C、D、E组.结果:①衣原体检查477例,阳性95例(19.9%);宫颈支原体检查454例,阳性147例(32.4%);淋菌检查445例,阳性50例(11.2%);行厌氧菌检查308例,阳性77例(25.0%);373例行细菌培养,最多者为大肠埃希菌25例(6.7%),其次为金色葡萄球菌18例(4.8%),链球菌8例(2.1%),表皮葡萄球菌6例(1.6%)等.②不同治疗方法比较:a、静脉给药组:在第3次随访中,3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1、2次随访中A与B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非静脉给药组:第1次随访中D组疗效显著好于E组,但在第2、3次随访中,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A组副反应发生率明显比B组及C组少(P=0.019);E组明显少于D组(P=0.048).结论:盆腔炎性疾病患者的致病微生物中淋菌、沙眼衣原体等STI致病微生物占重要比例,细菌感染时以大肠埃希菌为最常见.按照CDC推荐方案治疗PID,均能取得较好疗效,不同方案间存在着疗效及副反应上的差异.
推荐文章
综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疗效分析
盆腔炎性疾病
综合治疗
抗生素
疗效分析
盆炎消联合盆腔灌注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疗效研究
盆炎消
盆腔灌注
湿热瘀结型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急性盆腔炎症性疾病致病因素及病原微生物分析
急性盆腔炎症性疾病
致病因素
病原微生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盆腔炎性疾病致病微生物及治疗方案研究
来源期刊 实用妇产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盆腔炎性疾病 微生物 治疗
年,卷(期) 2010,(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22-524
页数 分类号 R711.33
字数 307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6946.2010.07.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朝晖 176 2180 27.0 41.0
2 廖秦平 266 3417 33.0 4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盆腔炎性疾病
微生物
治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用妇产科杂志
月刊
1003-6946
51-1145/R
大16开
成都市青羊区上汪家拐街39号
62-44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61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9067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