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联合靶向微泡介导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基因转染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fization,CNV)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 BN大鼠通过半导体倍频激光(波长为532 nm)光凝方式建立CNV模型.实验分为7组:对照组、单纯超声辐照组、靶向微泡+超声辐照(TM+us)组、裸质粒(P)组、质粒+超声辐照(P+US)组、质粒+靶向微泡(P+TM)组、质粒+靶向微泡+超声辐照(P+TM+US)组.光凝后7 d,实验组鼠尾静脉注入EG-FP质粒和靶向脂质体微泡的复合物.处理7 d后摘除眼球行冰冻切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CNV EGFP基因表达效率.结果 对照组、单纯超声辐照组及TM+us组脉络膜无荧光表达.P组和P+us组脉络膜血管呈弱荧光表达,CNV荧光强度分别为22.49±4.61和26.87±6.73,和正常脉络膜血管荧光表达强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P+TM组和P+TM+US组可见CNV有强荧光表达,CNV荧光强度分别为76.82±12.88和235.08±34.55,而脉络膜正常血管仅呈弱荧光.P+TM+US组CNV荧光表达最强.结论 超声联合靶向微泡可高效、靶向地将质粒DNA输送至CNV.这种非侵入性的技术在CNV基因治疗上可能有很好的前景.
推荐文章
超声靶向破坏微泡介导基因传输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心血管疾病
转染
基因
超声疗法
超声靶向破坏微泡
超声靶向微泡破碎介导EGFP质粒转染肝癌细胞的研究
超声靶向微泡破碎
肝癌细胞
基因转染
超声靶向微泡破碎介导EGFP基因转染肝癌细胞的影响因素研究
超声靶向微泡破碎
HepG2细胞
EGFP基因
转染率
存活率
超声靶向微泡破坏技术在心肌梗死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心肌梗死
分子靶向治疗
基因治疗
超声靶向破坏微泡技术
综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超声联合靶向微泡介导EGFP基因转染脉络膜新生血管
来源期刊 眼科新进展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脉络膜新生血管 超声 微泡 基因治疗
年,卷(期) 2010,(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05-808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73.4
字数 453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涛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眼科 156 1146 19.0 25.0
2 张虹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眼科 129 576 12.0 16.0
3 陈志祺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眼科 12 26 3.0 4.0
4 王瑞霖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眼科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5)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脉络膜新生血管
超声
微泡
基因治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眼科新进展
月刊
1003-5141
41-1105/R
大16开
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医学院
36-42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87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3517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