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基于清热利湿与滋养肝肾不同功效古典方剂的干预效应, 探讨二甲基亚硝胺(dimethylnitrosamine, DMN)诱导大鼠肝硬化的方证病理学基础.方法 腹腔注射DMN 4周制备大鼠肝硬化模型, 造模2周末取6只模型大鼠作给药前观察, 其余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茵陈蒿汤(yinchenhao Decoction, YCHD)组及一贯煎(yiguanjian, YGJ)组;各组于继续造模同时给予不同方剂的煎剂经口灌胃2周, 正常大鼠与模型对照组给予同量等渗盐水, 4周末处死大鼠, 获取血清与肝组织样品, 观测肝功能、肝组织病理学、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 α-SMA)与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 Hyp)含量, 检测肝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谷胱甘肽 (glutathione, GSH) 含量, 谷胱甘肽S转移酶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GST) 活性;免疫印迹检测肝组织α-SMA、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TNF-α)、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e-derived growth factor, PDGF)以及肝脂肪酸结合蛋白(liver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L-FABP)、转铁蛋白(transferrin, Tf)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 YCHD组肝功能显著改善;肝组织Hyp含量与α-SMA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 显著抑制DMN大鼠肝硬化的形成, 而YGJ无明显作用.肝组织TNF-α与PDGF表达在YCHD组显著减少, 而YGJ组TNF-α进一步增加, PDGF无明显变化;YCHD组肝组织MDA含量与GST活性显著降低(P<0.01 或P<0.05), GSH含量、L-FABP及Tf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 而YGJ组仅见GSH显著增加(P<0.05).结论 茵陈蒿汤显著抑制DMN大鼠肝硬化的形成;DMN大鼠肝硬化形成期的肝组织炎性病变及其过氧化损伤是茵陈蒿汤清热利湿效应的方证病理学基础.
推荐文章
茵陈蒿汤调节胆汁酸代谢并干预阻塞性黄疸大鼠肝细胞线粒体DNA损伤的研究
胆汁淤积
黄疸,阻塞性
胆红素
胆汁酸类和盐类
DNA,线粒体
茵陈蒿汤
肝疾病
口服脂肪乳剂对二甲基亚硝胺肝损伤大鼠的干预作用
脂肪乳剂
秋水仙碱
二甲基亚硝胺
肝损伤
实验研究
大鼠
肝硬化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学及血流动力学变化
肝硬化
门脉高压
组织病理学
血流动力学
大鼠
臭氧氧化偏二甲肼生成二甲基亚硝胺的量子化学计算
量子化学
偏二甲肼
UDMH
臭氧
密度泛函理论
DFT
二甲基亚硝胺
DMNA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茵陈蒿汤干预二甲基亚硝胺大鼠肝硬化效应的方证病理学基础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二甲基亚硝胺 肝硬化 肿瘤坏死因子-α 脂质过氧化 茵陈蒿汤
年,卷(期) 2010,(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45-850
页数 分类号 R5
字数 440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9)
共引文献  (104)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142)
二级引证文献  (98)
19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5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5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4(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5(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6(2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7(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8)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5(22)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6(2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7(1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8(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9(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20(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二甲基亚硝胺
肝硬化
肿瘤坏死因子-α
脂质过氧化
茵陈蒿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月刊
1003-5370
11-2787/R
大16开
北京西苑操场1号
2-52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983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4672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