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我国市场已有器械,经心外膜下侧支循环血管,对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行逆向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可行性.方法 5例CTO病变均在常规正向PCI失败后,行逆向PCI.将7 F强支撑逆向指引导管送至供体血管,超滑导丝通过心外膜下侧支循环血管到达CTO病变远端,在微导管支持下交换较硬的导丝,逆向通过CTO病变,逆向导丝继续进入6 F正向指引导管,并在正向指引导管内球囊扩张锚定.逆向扩张病变后,正向导丝通过病变,用常规PCI方法完成手术.其中应用捕获逆向导丝技术和反向CART技术各1例.结果 在逆向导丝通过侧支循环的路径中,经左前降支至右冠状动脉远端3例,经左回旋支至右冠状动脉1例,经钝缘支至左前降支1例.其中4例成功开通CTO病变,完成支架置入术.另外1例虽然导丝及微导管到达CTO病变远端,但无法逆向通过闭塞病变.所有患者介入术中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 在我国没有专门逆向PCI工具的情况下,如果室间隔支不适合作为逆向通道,心外膜下侧支循环在符合一定条件时也可作为逆向通道,进行CTO病变的逆向PCI.
推荐文章
逆向导丝技术治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病人的护理
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慢性
逆向导丝技术
护理
逆向技术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冠状动脉疾病/治疗
冠状血管造影术
@逆向技术
完全闭塞性病变的冠状动脉内支架治疗
冠状动脉疾病
动脉闭塞性疾病
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
支架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患者侧支循环与心肌活性关系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
侧支循环
心肌活性
心脏磁共振成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经心外膜下侧支循环逆向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来源期刊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动脉硬化,闭塞性 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
年,卷(期) 2010,(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94-797
页数 分类号 R5
字数 339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0253-3758.2010.09.00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冠状动脉疾病
动脉硬化,闭塞性
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月刊
0253-3758
11-2148/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东河沿街69号
2-44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800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15462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