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总结分析乳头状肾细胞癌的临床特点,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9年收治的乳头状肾细胞癌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53例肾透明细胞癌比较.结果:乳头状肾细胞癌组患者年龄57.3(47~78)岁,皆为男性,占同期肾细胞癌9.4%.就诊时3例无症状,2例出现肉眼血尿,1例双侧腰痛伴腹部包块.肿瘤平均最大径为6.6(2.6~16.0)cm,未见多中心病灶.TNM分期:T1a N0 M0 3例,T1b N0 M0 1例,T2 No M0 2例;病理分型I型3例,Ⅱ型3例;Fuhrman分级Ⅱ级2例,Ⅲ级4例.与肾透明细胞癌相比,乳头状肾细胞癌好发于男性,影像学检查不具备恶性肿瘤特征,确诊有赖于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临床分期皆为I期或Ⅱ期.就诊时无一例出现远处转移.结论:乳头状肾细胞癌在临床表现上与肾透明细胞癌相似,但在影像学表现、病理形态及生物学行为上均与肾透明细胞癌有所不同.根治性肾切除术是目前首选治疗方式.靶向治疗有可能成为转移性乳头状肾细胞癌治疗的新方向.
推荐文章
乳头状肾细胞癌合并癌栓患者的临床病理分析
乳头状肾细胞癌
癌栓
生存率
乳头状肾细胞癌60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乳头状肾癌
临床特点
病理特征
预后
乳腺实性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乳腺肿瘤
实性乳头状癌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乳头状肾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
乳头状肾细胞癌
病理学,临床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乳头状肾细胞癌临床分析
来源期刊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肾肿瘤 乳头状肾细胞癌 治疗
年,卷(期) 2010,(5)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3-356
页数 分类号 R737.2
字数 338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1420.2010.05.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卢子杰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44 295 10.0 15.0
2 张平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18 131 7.0 10.0
3 徐彦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12 59 4.0 7.0
4 顾晓箭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27 163 7.0 11.0
5 朱清毅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29 127 6.0 10.0
6 苏健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11 46 4.0 6.0
7 张犁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19 83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2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肾肿瘤
乳头状肾细胞癌
治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月刊
1001-1420
42-1131/R
大16开
武汉市解放大道1277号
38-124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53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4856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