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一个国家的能源强度ε主要取决于其产业结构、一次能源构成和能源利用效率3个因素,对这3个因素与能源强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以期寻找一种新的研究分析的方法.首先定义一个新的参数--有效能源强度ε',它是能源强度与能效之积.产业结构转型对能源强度影响显著,在能效36.81%和2006年各产业能源强度不变的前提下,若中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率从39%增至70%,能源强度可降低1/3,能效是决定能源强度的重要因素,在上述产业结构转型的基础上,如果中国能效从36.81%提高到50%,则能源强度可再降低25%以上.如果中国能够在2020年实现上述两个目标,则2020年的能源强度有可能降低到0.58t标煤/万元,2005-2020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f为0.30.将能源消费弹性系数f分解成有效能源强度、能效和参数α之积,f正比于有效能源强度降低程度,反比于能效提高程度,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效对f都有重大影响.中美两国在一次能源构成、终端利用模式和能效方面的对比分析有助于认识我国的节能潜力.一次能源构成转型给中国大幅度提高能效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其主要内涵一是提高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构成的比例,二是煤炭的CCS利用.
推荐文章
能源强度、产业结构及低碳政策选择
碳排放
能源强度
产业结构
对数平均权重分解法(LDMI)
安徽省
产业结构调整、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
产业结构
能源消费
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调整、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
产业结构
能源消费
经济增长
新型储能产业环境影响及能源消费分析
新型储能
电池
环境影响
能源消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产业结构、能效及一次能源构成对能源强度的影响分析
来源期刊 中外能源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有效能源强度 产业结构 能效 一次能源构成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天然气 CCS
年,卷(期) 2010,(5) 所属期刊栏目 能源战略与政策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
页数 分类号 F1
字数 602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华贲 华南理工大学天然气利用研究中心 342 4138 30.0 4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03)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2)
同被引文献  (60)
二级引证文献  (292)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24)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2(44)
  • 引证文献(14)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13(40)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14(4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8)
2015(5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2)
2016(4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5)
2017(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2)
2018(3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9)
2019(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有效能源强度
产业结构
能效
一次能源构成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天然气
CCS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外能源
月刊
1673-579X
11-5438/TK
16开
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58号4层430房间 《中外能源》杂志社
199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41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970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