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用密度泛函理论自由优化(ηx-C12H8)Cr(CO)n(x=1-6;n=1-3)复合物体系的可能构型,在B3LYP/LANL2DZ 基组水平上计算相互作用能,探索不同羰基数对复合物稳定性、苊烯和羰基铬相互作用的影响,并 NBO 分析苊烯和羰基铬相互作用.结论(1)苊烯以η6 与 Cr(CO)n 配位形成的复合物比较稳定,但η6 配位复合物 CO 的个数越多,则越不稳定;(2)复合物 1 和 4 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配位苯环 C-C 键的π电子转移到 Cr-CO 键的σ反键轨道;(η6-C12H8)Cr(CO)2(2)和(η6-C12H8)Cr(CO)(3)复合物相互作用除配位苯环 C-C键的π电子转移到 Cr-CO键的σ反键轨道外,还有配位苯环 C-C 键的σ电子转移到金属 Cr 的孤对电子反键轨道;(η2-C12H8)Cr(CO)2(5)中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配位苯环 C-C 键的π电子转移到金属 Cr 的孤对电子反键轨道.
推荐文章
HMX/NQ 共晶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量子化学
HMX/NQ 共晶炸药
分子间作用力
密度泛函理论
约化密度梯度
引发键
氮杂杯[4]芳烃主体与RDX客体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密度泛函理论
量子化学
氮杂杯[4]芳烃
RDX
分子间作用
密度泛函理论
自然键轨道分析
硝酸羟胺离子间相互作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量子化学
硝酸羟胺
离子对
相互作用
密度泛函理论
氢原子的转移
热力学性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苊烯与羰基铬相互作用的密度泛函研究
来源期刊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苊烯 羰基铬 分子间复合物 密度泛函理论
年,卷(期) 2010,(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3-676
页数 分类号 O641.4|TQ015.9|O6-39
字数 367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4160.2010.05.02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曾荣英 衡阳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系 128 528 12.0 16.0
2 唐文清 衡阳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系 68 379 14.0 16.0
3 冯泳兰 衡阳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系 215 1145 15.0 21.0
4 邝代治 衡阳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系 186 699 12.0 15.0
5 刘梦琴 衡阳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系 67 401 11.0 1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苊烯
羰基铬
分子间复合物
密度泛函理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双月刊
1001-4160
11-3763/TP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北二街2条1号
82-500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04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27612
相关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Hunan Province
官方网址:http://jj.hnst.gov.cn/
项目类型:一般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