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静脉点滴1,6-二磷酸果糖(FDP)的局部疼痛状况,评价采用山莨菪碱液湿敷加局部皮肤按摩的护理干预方法减轻患者静脉点滴FDP时局部疼痛的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60 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山莨菪碱液湿敷及局部皮肤按摩.在静脉点滴FDP结束时用长海痛尺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比较两组患者输液结束时疼痛程度评分.结果:对照组97%的AMI患者静脉点滴FDP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其中轻度疼痛患者34%,中度疼痛患者47%,重度疼痛患者16%.研究对象在不同的护理干预下,静脉点滴FDP结束时实验组的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AMI患者静脉点滴FDP时局部疼痛的发生率比较高.山莨菪碱液湿敷加局部皮肤按摩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静脉点滴FDP的局部疼痛.
推荐文章
静脉输注1,6-二磷酸果糖局部疼痛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
1,6-二磷酸果糖
局部疼痛
护理干预
1,6-二磷酸果糖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观察
1,6-二磷酸果糖
病毒性心肌炎
静脉滴注
1,6-二磷酸果糖的脑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1,6-二磷酸果糖
钙离子
缺血性脑损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对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滴注1,6-二磷酸果糖局部疼痛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临床医药实践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1,6-二磷酸果糖 局部疼痛 护理干预
年,卷(期) 2010,(3) 所属期刊栏目 护理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6-208
页数 3页 分类号 R47
字数 203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8631.2010.03.02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郜玉珍 83 413 11.0 17.0
2 韩丽琴 16 100 5.0 9.0
3 赵元红 9 22 3.0 4.0
4 闫慧霞 6 38 3.0 6.0
5 冀永红 7 25 2.0 5.0
6 张丽玉 14 40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47)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3)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急性心肌梗死
1,6-二磷酸果糖
局部疼痛
护理干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医药实践
月刊
1671-8631
14-1300/R
大16开
山西省太原市五一路382号
22-39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75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510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