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环青海湖牧区共和盆地草原区共和县、贵南县气象站1985-2007年的温度、降水及牧草生物量的监测资料,利用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预测23 年共和盆地草原区的净第一性生产力的变化情况,且通过实测地上生物量对模型结果进行验证,分析比较了模型在同一个植被类型区域不同点的预测结果.结果表明,23年来共和盆地植被气候生产力呈现出增加的趋势,以点代面预测一个区域的牧草产量会导致结果误差较大;当地的气候生产力取决于温度和降水的结合情况,影响牧草生长的主要气候限制因子是降水、温度的变化, NPP 值的影响不是很大,因此,降水是共和盆地植被气候生产力的主要限制因子.
推荐文章
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研究进展
自然植被
净第一性生产力
作物生长模拟
模型
基于IBIS模型的东北森林净第一性生产力模拟
大小兴安岭森林
集成生物圈模型
净第一性生产力
空间分布
季节变化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
气孔导度
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
土壤水分动态
模拟模型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基于MODIS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时空变化规律
生态学
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
中等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
时空特征
气候因素
土地覆被类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在环青海湖牧区共和盆地草原区的应用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草食动物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 环青海湖 共和盆地草原区 应用分析
年,卷(期) 2010,(2) 所属期刊栏目 草原与饲料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46
页数 3页 分类号 S812.1
字数 244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3887.2010.02.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瑛 4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7)
共引文献  (207)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
环青海湖
共和盆地草原区
应用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双月刊
2095-3887
62-1206/Q
大16开
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硷沟沿335号
54-57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18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868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