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总结采用不可吸收缝线固定法固定肱骨近端两部分和三部分骨折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探讨该固定方法的注意事项.方法 2003年6至2006年1月间应用不可吸收涤纶缝线固定23例肱骨近端两部分大结节或外科颈移位骨折以及三部分大结节] 外科颈移位骨折,其中男性6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51.8岁(44~81岁).按照Neer分型,两部分骨折18例(大结节两部分骨折11例,大结节骨折伴前脱位3例,两部分外科颈骨折4例).三部分大结节-外科颈骨折5例.其中新鲜骨折20例,陈旧骨折3例.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21.6个月(13~40个月).23例完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17.3周(15.4~23周).按Neer标准进行评价,优18例(78%),满意3例(13%),不满意2例(9%).Constant和Murley评分平均为90.9分(46~100分).2例发生浅表感染经保守治疗痊愈,1例发生深部感染经清创开放换药后痊愈.结论 采用不可吸收缝线固定肱骨近端两部分和三部分骨折效果满意,特别在老年人具有良好的适应性.骨折愈合率高,软组织损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排除了金属内固定物的手术并发症和二次手术的风险,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推荐文章
侧卧位肩峰下联合小切口治疗Neer二、三部分肱骨近端骨折临床疗效
侧卧位
肩峰下小切口入路
传统正骨手法
三角肌胸大肌入路
肱骨近端骨折
临床疗效
老年人肱骨近端二部分和三部分移位骨折19例临床分析
肱骨近端骨折/外科治疗
骨折固定术
肱骨头坏死
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
肱骨骨折
接骨板
内固定术
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肱骨近端骨折
锁定骨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缝线法固定治疗肱骨近端两部分和三部分骨折
来源期刊 实用骨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肱骨近端 两部分骨折 三部分骨折 缝线固定
年,卷(期) 2010,(3)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6-169
页数 分类号 R683.41
字数 419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5572.2010.03.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罗从风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 172 3141 28.0 47.0
2 孙辉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 38 634 13.0 24.0
3 仲飙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 19 792 12.0 1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17)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肱骨近端
两部分骨折
三部分骨折
缝线固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用骨科杂志
月刊
1008-5572
14-1223/R
大16开
山西太原五一路382号
22-174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644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3498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