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天然气工业       
摘要:
四川盆地西北部下二叠统栖霞组白云岩储层为生物颗粒滩储层,目前对该套地层中的滩体类型及其特征研究较少.为此,在分析该区栖霞组储层特征的基础上,重点研究生物颗粒滩在纵向上的岩相组合、储集空间发育情况和物性特征,探讨滩体的储集性能与储层的平面分布.根据野外露头资料及钻井岩心的宏观及微观特征,结合物性分析结果,认为滩体形成时的古地理背景及经历的成岩作用不同,导致沉积的岩性组合、储集性能和分布差异极大.天井山-矿2井-西北乡一带的浅水高能生物滩位于栖霞组二段的中部,形成于龙门山古断裂上升盘的局部高地,由中-粗晶白云岩、生屑白云岩和云质"豹斑"石灰岩组成,累计厚度为60~90 m,滩体频繁暴露于水体之上,发生混合水云化作用和溶解作用,物性较好,是最有利的储层分布区;通口-水根头、余家沟-曾家山和鱼洞河-旺苍-巴中一带的深水低能生物滩发育于栖二段的顶部,形成于浅缓坡下部的浪基面附近,水体较深,能量较低,储集空间欠发育,为区内差-非储层分布区.
推荐文章
川中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滩控岩溶型白云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四川盆地
栖霞组
颗粒滩
早成岩期岩溶
热液白云岩化
储层特征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储层特征与勘探方向
四川盆地
中二叠世
白云岩
孔隙型储层
岩溶储层
勘探方向
热水沉积
热次盆
川西北地区中二叠统沉积相特征及其对储层的影响
中二叠统
沉积相
储层
川西北地区
川西北地区下二叠统茅口组储层特征
下二叠统
茅口组
储层特征
控制因素
四川盆地
西北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川西北地区下二叠统栖霞组滩相储层特征及其分布
来源期刊 天然气工业 学科
关键词 四川盆地西北 早二叠世 碳酸盐岩 沉积特征 生物颗粒滩 沉积岩相 储集层特征 分布
年,卷(期) 2010,(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28
页数 分类号 P6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87/j.issn.1000-0976.2010.12.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跃明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川西北气矿 37 884 15.0 29.0
2 石新 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 8 97 6.0 8.0
3 曾德铭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 1 14 1.0 1.0
4 王兴志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 1 14 1.0 1.0
5 黄勇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 1 1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36)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89)
二级引证文献  (18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2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6(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7(2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8(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2)
2019(4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6)
2020(2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四川盆地西北
早二叠世
碳酸盐岩
沉积特征
生物颗粒滩
沉积岩相
储集层特征
分布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然气工业
月刊
1000-0976
51-1179/TE
大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32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