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DNA双链断裂(DSBs)是严重的DNA损伤形式之一,生物体对DSBs的修复可通过同源重组(HR)或非同源末端连接途径(NHEJ)进行.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HR是细菌DSBs修复的惟一途径,但在分支杆菌和其它原核生物体内NHEJ途径的发现,使这一观念得以颠覆.最近的研究表明,细菌NHEJ修复系统是一个双组分系统,包含一个多功能的DNA连接酶(LigD)和DNA末端结合蛋白Ku,具有DSBs修复所需的断裂末段识别、末端加工和连接活性.重点综述细菌NHEJ修复系统的组成、结构以及生理功能.
推荐文章
与真核生物DSBs修复有关的NHEJ途径研究进展
DNA双链断裂(DSBs)
非同源重组连接
Ku蛋白
原核生物基因识别问题的相关分析
原核生物
基因识别
结构特征
蛋白质编码
原核生物中的信号传导与次生代谢
信号传导
次级代谢
激酶
应答调节
双组分调节系统
抗生素
多细胞趋磁原核生物研究进展
多细胞趋磁原核生物
趋磁性
铁氧化物型磁小体
铁硫化物型磁小体
进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原核生物的NHEJ修复途径
来源期刊 生物技术通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DNA双链断裂(DSBs) 非同源末端连接途径 Ku蛋白 DNA连接酶
年,卷(期) 2010,(5)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与专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
页数 分类号 Q1
字数 566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志伟 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4 103 6.0 10.0
2 宣慧娟 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4 9 2.0 2.0
3 殷亮 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 2 1.0 1.0
4 鲁琳 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DNA双链断裂(DSBs)
非同源末端连接途径
Ku蛋白
DNA连接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物技术通报
月刊
1002-5464
11-2396/Q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18-92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180
总下载数(次)
42
总被引数(次)
53964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