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光化学反应箱和反应皿,以及阳光、铟灯、荧光高压汞灯、紫外灯等光源,研究了β硅钼黄-乙醇溶液体系的光化学还原反应,并建立了光化学还原-硅钼蓝分光光度测硅法.研究表明.发生该反应的光的有效波长<460nm;乙酸、丙酮、苯酚等不能,而其他水溶性的醇、醛、羧酸、醚、酯存在能导致该反应的发生;在0.8-2mol/L盐酸或0.4-1mol/L硫酸或1-3mol/L高氯酸、0.32%-0.48%的钼酸铵、4%-10%的乙醇中.≤8mg/L SiO2的β硅钼黄溶液光照10min就能定量还原成硅钼蓝;还原产物稳定.最大吸收波长为810nm,ε800=2.7×104 L·mol-1·cm-1;分析微量二氧化硅S≤0.012%,RSD≤1.3%.初步探讨,乙醇与硅钼黄形成了电子给予体-接受体配合物(DAC),光照反应后有乙酸产生.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光化学还原-硅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硅的研究
来源期刊 光谱实验室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二氧化硅 硅钼蓝 光化学还原 分光光度法
年,卷(期) 2010,(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36-2345
页数 分类号 TQ170.1+2|O657.32
字数 626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8138.2010.06.05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34)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5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二氧化硅
硅钼蓝
光化学还原
分光光度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光谱实验室
双月刊
1004-8138
11-3157/O4
16开
北京市高梁桥斜街13号院35号楼204室
82-863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77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71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