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通过对寰椎及毗邻结构显微解剖学特征的观察,探讨远外侧入路到颈静脉孔区充分暴露病变同时保护椎动脉的方法.方法 观察10例成人寰椎标本及其毗邻结构并测量相关的解剖学数据;在手术显微镜下对10例带颈成人头颅标本模拟枕下远外侧入路开颅,显露寰椎和椎动脉,观察两者的形态和关系,并测量相关数据.结果 寰椎由前后弓和两个侧块组成,后弓上面有椎动脉沟或骨管,内有椎动脉.本组2侧(10%)完全形成骨管,6侧(30%)部分形成骨管,12侧(60%)为浅沟;椎动脉沟沟内缘到达寰椎后弓中点的距离为7.39~17.25 mm,差异较大,寰椎横突可于活体体表触及,是重要的手术解剖学标志.横突孔内恒定地走行椎动脉.结论 熟悉椎动脉沟或骨管的变异及其内侧到后弓中点的距离有助于椎动脉的保护,切除寰椎横突可增加颈静脉孔的暴露.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远外侧入路中寰椎的显微解剖研究
来源期刊 广东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寰椎 颈静脉孔区 解剖入路
年,卷(期) 2010,(2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78-2680
页数 分类号 R6
字数 379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9448.2010.20.03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彭志强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神经外科 5 0 0.0 0.0
2 康春华 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10 63 5.0 7.0
3 付万新 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7 20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寰椎
颈静脉孔区
解剖入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东医学
半月刊
1001-9448
44-1192/R
大16开
广州市越秀区惠福西路进步里2号之6
46-66
196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055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144045
相关基金
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http://www.medste.gd.cn/Html/sciedu/Class1189/Class1201/17922820070507155200.html
项目类型:重点项目、面上项目、青年基金项目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