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艺术作品在其表面所呈现的现象之外还有其内在的本质,内在的本质不可能从其表面的现象直接阅读出来,而是需要透过现象来分析和把握。潘帕夫斯基的"图像学"理论认为艺术作品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产品,它所关注的是艺术作品的主题和意义。要看透每幅美术作品所包含的内在价值,就要深究作品背后的真正内涵。本文从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理论来解读初唐绘画《步辇图》,对其分三个层面进行解析,认为这幅作品描绘松赞干布第二次派使臣禄东赞入唐提出通婚。唐太宗决定将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自此汉藏两族的联系便得以加强,促进了藏族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这才是《步辇图》作品背后所体现出的历史价值。
推荐文章
《读碑窠石图》的图像学解读
图像学
李成
《读碑窠石图》
浅析陶瓷绘画中的奇葩—婴戏图
陶瓷绘画
装饰艺术
婴戏图
民俗文化
初中地理"以图导学"教学模式的探索
初中地理
以图导学
探索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以“图像学”解读初唐绘画《步辇图》
来源期刊 美与时代:下半月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步辇图》 图像学 初唐 绘画 解读 艺术作品 松赞干布 精神活动
年,卷(期) mysdmxx_2010,(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5-67
页数 3页 分类号 J206.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冬梅 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 20 21 2.0 3.0
2 王佳 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 5 8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步辇图》
图像学
初唐
绘画
解读
艺术作品
松赞干布
精神活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美与时代:美学(下)
月刊
1003-2592
41-1061/B
郑州市大学路75号
36-262
出版文献量(篇)
6676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