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广州地区铜绿假单胞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方法 对喹诺酮耐药株的gyrA和parC基因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并对其中的高水平耐药株gyrB和parE基因进行测序;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加入碳酰氰基-对-氯苯腙(CCCP)前后环丙沙星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同时用SDS-PAGE对高水平耐药株的外膜蛋白进行电泳分析.结果 有 72.7%(72/99)的菌株发生gyrA突变,主要为,Thr-83-Ile;25.3%(25/99)的菌株发生parC突变,主要为Ser-87-Leu,且均是gyrA和parC双基因突变;gyrB和parE突变较少见.53.3%(53/99)的菌株的MIC可被CCCP逆转,其MIC能明显降低;7%(7/10)的高水平耐药株的外膜蛋白在43~67kDa间条带增多,其蛋白含量有差异.结论 抗菌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和外排泵机制是本地区铜绿假单胞菌对喹诺酮类耐药的重要机制.
推荐文章
耐喹诺酮类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分子机制研究
反耐喹诺酮类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
铜绿假单胞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作用的研究
铜绿假单胞菌
喹诺酮类
耐药
铜绿假单胞菌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机制研究
铜绿假单胞菌
质粒介导喹诺酮耐药
环丙沙星
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gyrA基因突变与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关系研究
铜绿假单胞菌
gyrA基因
限制性片段多态性分析
DNA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耐喹诺酮类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研究
来源期刊 热带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喹诺酮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机制
年,卷(期) 2010,(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80-783,793
页数 分类号 R378.9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高俊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 21 37 3.0 5.0
2 吴爱武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 47 317 10.0 15.0
3 蒋月婷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 15 63 5.0 7.0
4 黄松音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检验科 43 294 9.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5)
共引文献  (51)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52)
二级引证文献  (24)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喹诺酮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机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热带医学杂志
月刊
1672-3619
44-1503/R
大16开
广州市中山二路74号中山医学院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64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3249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