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通过对2005年12月-2009年12月北京市怀柔区流行性感冒(流感)的病原学监测数据的分析,了解北京市怀柔区流感病原学特征,为今后怀柔区的流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全国流感监测实施方案>要求的标准进行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监测.从流感样病人呼吸道采集咽拭子,接种于马-达氏犬肾(MDCK)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和分型鉴定.结果 2005年3月-2006年3月流行期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157件,分离出流感病毒59株,阳性率为37.58%.其中甲3亚型4株,占6.78%;甲1亚型12株,占20.34%; 乙型43株,占72.88%.2006年4月-2007年3月流行期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96件,分离出流感病毒46株,阳性率为47.92%.其中甲3亚型37株,占80.43;甲1亚型8株,占17.39%;乙型1株,占2.18%.2007年4月-2009年10月流行期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256件,分离出流感病毒75株,阳性率为29.30%.其中甲3亚型40株,占53.33%;乙型35株,占46.67%.2009年流行期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2305件,分离出流感病毒639株,阳性率为27.72%.其中甲1亚型24株,占3.76%;甲3亚型99株,占15.49%; 乙型48株,占7.51%.新型H1N1型468株,占73.24%.2005-2009年怀柔区流感样病例以12月和1月检出率最高,2005年3月-2007年3月常规监测和暴发监测病例的病毒分离阳性率高于2007年4月-2009年10月的病毒分离阳性率5.1%和46.11%.结论 北京市怀柔区流感流行高峰期为冬季,2005-2006年乙型流感病毒为流行优势毒株,2006-2007和2007-2008年流行优势株为甲3亚型毒株,2009年流行优势株为新型H1N1型毒株.流感病毒的分离率与样本采集的质量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