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合用电针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将4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 治疗组给予西酞普兰合用电针治疗,对照组口服西酞普兰,观察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4周、6周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SI) 进行疗效评定,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6周末,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90%,两组总体疗效相当(P>0.05).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结果表明两组治疗抑郁症均有效,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CGI-SI评分比较,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两组不良反应有显著差异(P<0.01). 结论:西酞普兰合用电针治疗抑郁症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推荐文章
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86例临床观察
西酞普兰
抑郁症
治疗
安全性
改良森田疗法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改良森田疗法
艾司西酞普兰
抑郁症?
生物反馈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产后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产后抑郁症
艾司西酞普兰
生物反馈
焦虑
抑郁
无抽搐电休克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难治性抑郁症
无抽搐电休克
艾司西酞普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西酞普兰合用电针治疗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来源期刊 青海医药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抑郁症 电针 抗抑郁药 临床对照实验
年,卷(期) 2010,(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82
页数 分类号 R749
字数 206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燕梅 10 32 3.0 5.0
2 张红英 7 13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167)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抑郁症
电针
抗抑郁药
临床对照实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青海医药杂志
月刊
1007-3795
63-1018/R
大16开
青海西宁市南川西路69号
56-6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779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447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