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研究玄武岩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动态本构关系,利用Ф100 mm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装置,对玄武岩纤维增强混凝土进行冲击压缩试验,得到了动态应力-应变曲线,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根据试验结果,通过叠加应变率强化效应和损伤软化效应,对混凝土静态Ottosen非线性弹性本构模型进行修正,建立了玄武岩纤维增强混凝土损伤型的动态本构模型,确定参数并将理论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玄武岩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动态性能存在明显的应变率强化效应,动态强度增长因子和峰值应变与应变率对数之间存在近似函数关系;建立模型的方法可行,理论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建立的本构模型可用来描述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动态力学行为,并能为玄武岩纤维增强混凝土的进一步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推荐文章
高温后玄武岩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动态力学特性
固体力学
动态压缩强度
SHPB
玄武岩纤维增强混凝土
高温
冲击韧度
冲击载荷下混凝土材料的动态本构关系
混凝土材料
Hopkinson压杆
动态本构关系
玄武岩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的抗弯疲劳性能试验
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钢筋混凝土梁
疲劳性能
抗弯
断裂破坏
玄武岩纤维增强结构用胶合板弯曲性能的研究
胶合板
玄武岩纤维
低温等离子
KH550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冲击载荷下玄武岩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动态本构关系
来源期刊 振动与冲击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增强混凝土 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装置 动态本构模型
年,卷(期) 2010,(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0-114
页数 分类号 O347|TU528.572
字数 415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835.2010.11.02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范飞林 12 227 8.0 12.0
2 李为民 3 34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玄武岩纤维增强混凝土
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装置
动态本构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振动与冲击
半月刊
1000-3835
31-1316/TU
大16开
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上海交通大学
4-349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841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12450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