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IgG型免疫溶血性贫血红细胞上IgG亚型的分布规律及其与临床疾病的关系.方法 从2005-2009年我院确诊为免疫溶血性贫血的患者中,选取46名IgG型直接抗球蛋白试验(DAT)阳性的患者,进一步用免疫沉淀法鉴定其IgG亚型及效价,并结合病史观察其疾病状况及愈后.结果 46名IgG型DAT阳性患者的红细胞上IgG各亚型的阳性宰分别为IgG191.30%,IgG232.61%,IgG339.13%,IgG426.09%,IgG1与IgG2和IgG4阳性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IgG3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gG3亚型效价分布与Hb之间存在负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为-0.519,而其它3项与之无明显相关性;IgG1和IgG32种亚型的效价高低与疗效都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DAT阳性患者的抗IgG型免疫溶血性贫血中红细胞上以IgG1多见,IgG3随着效价的增高所致贫血更为严重.检测IgG亚型的分布并观察其效价的高低,有助于分析贫血的严重程度.
推荐文章
调节性B细胞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调节性B细胞
白细胞介素-10
抗GBM抗体IgG亚型分布及临床意义
自身抗体
肾小球膜
免疫球蛋白G
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在急性溶血性贫血诊断中的意义
急性溶血性贫血
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
诊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IgG型免疫溶血性贫血IgG亚型分布及临床意义
来源期刊 中国输血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IgG型免疫溶血性贫血 IgG亚型 临床意义
年,卷(期) 2010,(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53-1055
页数 分类号 R556.6|R457.1+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常春康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血液科 124 326 10.0 12.0
2 周立宇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血液科 25 63 4.0 6.0
3 徐文皓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输血科 17 136 8.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8)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IgG型免疫溶血性贫血
IgG亚型
临床意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输血杂志
月刊
1004-549X
51-1394/R
大16开
成都市东三环路二段龙潭总部经济城华彩路26号
62-186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559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5549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