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部位结直肠癌病变显示清晰程度与扫描体位(仰卧位和俯卧位)的关系,为减少CT结肠成像(CT colonography,CTC)检查剂量、选择最佳单体位扫描提供理论依据.资料与方法 对52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行CTC,均行仰卧位及俯卧位检查,将CTC结果与纤维肠镜和手术病理对照.结果 52例结直肠癌中,病变位于直肠27例,肛管3例,乙状结肠9例,降结肠3例,横结肠4例,升结肠6例,均为单发病灶.病变位于直肠25例(92.59%)(X~2=32.72,P<0.05),位于乙状结肠9例(100%)(X~2=8.42,P<0.05).俯卧位上肠管充气明显,病变显示清晰,优于仰卧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病变位于横结肠4例(100%)(X~2=4.5,P<0.05),仰卧位肠管充气明显,病变显示清晰,优于俯卧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升降结肠病变在仰卧位(9/9)及俯卧位(9/9)上肠管充气效果相同,均显示清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肛管癌在仰卧位(0/3)及俯卧位(0/3)上均显示欠佳,由于病例数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显示浆膜面受侵的诊断正确率为85.71%,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假阳性率为25%,假阴性率为12.90%,远处转移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均显示清晰. 结论不同体位上位于结卣肠不同位置上的病变显示的效果不同,根据病变的位置,采取最佳单体位,可使患者受辐射量减半,而不影响CTC的效果.CTC对浆膜面受侵的判定有一定意义,但诊断结肠壁周围淋巴结有无转移有一定的局限性.
推荐文章
结直肠癌PET/CT显像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PET/CT
18F-FDG
结直肠癌
诊断
分期
监测
2型糖尿病与结直肠癌的关系
结直肠肿瘤
2型糖尿病
患病率
AQP5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结直肠癌
水通道蛋白 5(AQP5 )
预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结直肠癌病变部位与单体位扫描的关系在减少CT剂量中的对照研究
来源期刊 临床放射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年,卷(期) 2010,(4) 所属期刊栏目 腹部放射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4-477
页数 分类号 R7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黎海亮 河南省肿瘤医院放射科 80 383 11.0 15.0
2 康柳青 河南省肿瘤医院放射科 5 15 2.0 3.0
3 许春苗 河南省肿瘤医院放射科 17 64 4.0 7.0
4 周朋利 河南省肿瘤医院放射科 4 14 1.0 3.0
5 曲金荣 河南省肿瘤医院放射科 16 56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25)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结直肠肿瘤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放射学杂志
月刊
1001-9324
42-1187/R
大16开
湖北省黄石杭州路23-22号
38-57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720
总下载数(次)
27
总被引数(次)
647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