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近年,位山灌区为适应小浪底水利枢纽运行以来新的引水条件,满足跨省调水任务及改善输沉区泥沙环境要求,逐步摸索试验性应用通道输沙方法,减轻输沉区泥沙处理负担.对以挖待沉传统空池清淤方式及近3年来试验应用通道输沙方式的效果进行系统观测分析.说明传统方式清淤时机偏保守,空库清淤量大及堆沙环境影响大,清淤负担及二次治理负担沉重,且具有清淤量越大回淤量亦越大特点,输沉区不堪重负.通道输沙方式,沉沙池使用时间长,清淤量小且无池外弃沙,回淤量小,适当维护可保持输水输沙条件,整体减沙运行效果十分明显.
推荐文章
位山灌区沉沙池输沙通道减淤效果研究
减淤效果
输沙通道
沉沙池
位山灌区
位山引黄灌区泥沙淤积原因及处理对策
引黄灌区
泥沙淤积
处理利用
技术措施
小开河引黄灌区远距离输沙技术研究
小开河引黄灌区
远距离输沙
泥沙空间分布
用模糊评判法优选沉沙池高地还耕土层结构
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沉沙池高地还耕
覆淤土层结构
山东引黄灌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河位山灌区沉沙池通道输沙的应用
来源期刊 中国水利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位山灌区 沉沙池改造 输沙通道 清淤方式 减淤效果
年,卷(期) 2010,(1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29
页数 分类号 TV142+S274
字数 400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1123.2010.16.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戴清 49 412 11.0 17.0
2 李春涛 6 51 4.0 6.0
3 胡健 24 138 7.0 10.0
4 高超 7 11 1.0 3.0
5 蒋如琴 5 38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31)
二级引证文献  (5)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位山灌区
沉沙池改造
输沙通道
清淤方式
减淤效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水利
半月刊
1000-1123
11-1374/TV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3号
82-690
195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508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5697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