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并重度贫血患者在血液透析体外循环动脉端和静脉端途径输血对透析器凝血的影响.方法对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并重度贫血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分别是:利用加压输液袋在透析器后端的静脉管路静脉壶输血,直接在透析器前端的动脉管路输液口输血,2种方法各进行60例次,观察比较2种方法透析器外观凝血及透析器血室容量下降率.结果与常规在动脉端输血比较,利用加压输液袋在体外循环静脉端输血,透析器外观凝血和透析器血室容量下降率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并重度贫血患者,利用加压输液袋在体外循环静脉端输血,降低了透析器凝血的风险,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更好地保证了透析质量.
推荐文章
降低血液透析患者体外循环凝血发生率
品管圈
血液透析
患者
体外循环凝血
透析中动脉端输液对血液透析充分性的影响
血液透析
输液
尿素清除指数
透析器复用
品管圈在降低血液透析病人体外循环凝血发生率中的应用
血液透析
体外循环凝血
品管圈
质量持续改进
评估体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血液透析体外循环动脉端与静脉端输血对透析器凝血的影响比较
来源期刊 护理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贫血 输血 透析器 静脉端 血液凝固
年,卷(期) 2010,(1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35
页数 分类号 R459.5
字数 277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9969.2010.17.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雪珍 珠海市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 3 7 2.0 2.0
2 陈伟娟 珠海市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 9 68 5.0 8.0
3 沈东波 珠海市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 5 17 2.0 4.0
4 孙爱丽 珠海市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 1 4 1.0 1.0
5 谢广兰 珠海市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 2 4 1.0 2.0
6 李冰贤 珠海市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 2 4 1.0 2.0
7 陈凤娇 珠海市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 3 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5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15)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液透析
贫血
输血
透析器
静脉端
血液凝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护理学报
半月刊
1008-9969
44-1631/R
大16开
广州市广州大道北1838号南方医院内
46-200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783
总下载数(次)
25
总被引数(次)
10401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