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方式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后肢肌肉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取Wistar雄性大鼠54只,建立后肢肌肉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分为3组,每组18只,每个时间点6只,A组为缺血再灌注组,B组为缺血再灌注前给予1 min灌注1 min缺血重复3次后继续再灌注组,C组为缺血再灌注前给予10 min灌注10 min缺血重复3次后继续再灌注组,分别检测各组在再灌注1 h、3 h、9 h血清中的乳酸脱氢酶(LDH)、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肌肉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比较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 3组各项指标均升高,不同时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除1h ICAM-1外,各时间点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A组(P<0.01),C组各时点各指标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短时间多次重复停灌复灌后处理可减轻实验大鼠后肢肌肉缺血再灌注损伤
推荐文章
缺血后处理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心肌
缺血再灌注损伤
缺血后处理
缺血后处理减轻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的实验研究
再灌注损伤
氧化性应激
丙二醛
黄嘌呤氧化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缺血后处理
缺血后处理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缺血后处理
缺血预处理
缺血/再灌注损伤
肾脏
氧化应激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后肢肌肉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疑难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缺血后处理 再灌注损伤 骨骼肌 细胞间黏附分子-1 丙二醛 大鼠
年,卷(期) 2010,(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94-896
页数 分类号 R5
字数 227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6450.2010.12.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文新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管外科 53 200 7.0 11.0
2 张峰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管外科 86 406 11.0 16.0
3 王志波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管外科 26 124 4.0 10.0
4 李锰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管外科 26 36 3.0 3.0
5 张彦荣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管外科 46 125 5.0 9.0
6 毕伟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管外科 46 130 5.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缺血后处理
再灌注损伤
骨骼肌
细胞间黏附分子-1
丙二醛
大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疑难病杂志
月刊
1671-6450
13-1316/R
大16开
石家庄市天山大街238号
18-187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06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3703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