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岩土力学       
摘要:
为了研究可回收式锚杆的锚固机制,结合实际边坡加固工程进行了不同长度锚杆的现场抗拔试验研究,得到可回收式锚杆的p-s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可回收式锚杆属于压力型锚杆,能较好地发挥锚固体材料的力学性能,承载力较高,防腐性能好,回收方便;该锚杆存在着一个临界长度,当锚固长度超过其临界长度时,再增加锚固长度对锚杆抗拔力的提高作用不大;该锚杆杆体在回收后不造成地下空间的污染,尤其适用于临时性和短期工程加固.试验验证了该锚杆设计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对该锚杆今后的工程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推荐文章
扩体型锚杆的研制及其抗拔试验研究
岩土锚固
锚杆机械扩孔器
扩体型锚杆
抗拔力
锚杆端承效应
红层锚杆抗拔力学性质模型试验研究
红层
锚杆
抗拔
力学性质
模型试验
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体系的锚杆抗拔力研究
土力学
锚杆支护体系
抗拔力
锚土作用
土体自承作用
支挡结构中锚杆(锚索)极限抗拔力研究
支挡结构
锚杆(锚索)
极限抗拔力
岩土结构形式
抗拔承载力
摩擦力
统一强度理论
抗剪强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可回收式锚杆抗拔试验研究
来源期刊 岩土力学 学科
关键词 可回收 锚杆 荷载传递机制 临界长度 抗拔试验
年,卷(期) 2010,(6)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理论与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13-1816,1821
页数 分类号 TD353.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7598.2010.06.0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汉龙 河海大学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28 7682 46.0 72.0
5 庞有师 河海大学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 41 4.0 4.0
14 龚医军 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科学研究所 1 19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
共引文献  (118)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45)
二级引证文献  (24)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4)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可回收
锚杆
荷载传递机制
临界长度
抗拔试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岩土力学
月刊
1000-7598
42-1199/O3
大16开
197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045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