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背景:持续稳定的心脏缺血模型是研究心脏血管新生疗法的重要基础,常规"球囊临时堵闭"法存在短期血管再通的缺点,无法评定血管新生治疗的确切疗效.目的:改良常规"球囊临时堵闭"构建心肌梗死模式,探讨一种方便、快捷、安全、可重复的心肌梗死模型制备新方法.方法:将30只健康成年家猪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球囊堵闭+栓子植入"法和"栓子直接植入"法构建心肌梗死模型.比较两种方法的造模成功率和导管介入操作时间.结果与结论:实验成功制备了心肌梗死模型27只,"球囊堵闭+栓子植入"法的成功率略低于"栓子直接植入"法(85%vs.94%),两种方法比较造模成功率及梗死部位分布构成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栓子直接植入"法的导管介入操作时间明显短于"球囊堵闭+栓子植入"法(P<0.01).说明"栓子直接植入"法建立的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具有安全可行、方便快捷、成功率高等优点,并且能较好地模拟临床心肌梗死的发生发展过程,是一种良好的制备心肌梗死模型的方法.
推荐文章
改良左旋支结扎法微创小型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建立与评估
急性心肌梗死
小型猪
回旋支冠状动脉
小型猪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模型的构建
小型猪
急性心肌梗死
缺血性心力衰竭
球囊闭塞
微血栓微球混悬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微创法构建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
来源期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球囊 栓塞 经皮穿刺血管成形术 心肌梗死
年,卷(期) 2010,(3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21-6124
页数 分类号 R318
字数 471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8225.2010.33.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涛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 220 732 13.0 17.0
2 喻卓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 56 227 9.0 12.0
3 普顺华 昆明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暨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 7 25 2.0 5.0
4 王钰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 41 139 7.0 9.0
5 陶四明 昆明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暨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 11 34 3.0 5.0
6 羊超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 7 21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16)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球囊
栓塞
经皮穿刺血管成形术
心肌梗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5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5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5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5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4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