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研究流域次生植被物种对地形因子的响应规律,识别影响次生植被物种分布的主要地形因子,是流域近自然植被生态恢复和重建的基础.采用ArcGIS空间分析模块和地形分析模块TauDEM,并与统计软件SPLUS2000中的GRASP工具相结合,建立了位于黄土高原残垣沟壑区山西省吉县蔡家川流域次生植被各个物种分布基于地形因子的广义相加模型(GAM).模型中的地形因子包括:海拔、坡向、坡度、平面曲率、坡位指数(SP,)、地形湿度指数(册)、单宽汇水面积(SCA)等.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测试中AUC值表明:大部分测试物种(约62%)拟合模型效果较好,且模型较为稳定.总体来看,研究流域次生植被物种分布体现了水分限制的空间分异特征:阴坡各物种分布概率较大,且随海拔升高而减小.影响研究流域次生植被物种空间分布的潜在重要因子为海拔和坡向,而单宽汇水面积(SCA)和地形湿度指数(TWI)虽然是多个物种响应模型的预测因子,但受高一级尺度海拔的影响,SCA与TWI对物种分布的影响作用较小;坡度影响作用最小.据此,在流域植被恢复和防护林建设目标区选择及立地条件划分时应首先以海拔和坡向为依据,单宽汇水面积(SCA)和地形湿度指数(TWI)则可以作为次一级立地分类依据,而坡度则仅能作为最后一级的分类依据.
推荐文章
基于GIS的黄土高塬沟壑区砚瓦川流域地形特征提取与分析
数字高程模型(DEM)
地形因子
GIS空间分析
地形特征
黄土高塬沟壑区生态修复途径探讨
生态修复
水土流失
齐家川示范区
黄土高塬沟壑区
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保持对小流域地表径流的影响
黄土高塬沟壑区
水土保持
小流域径流
黄土残塬沟壑区降雨侵蚀分析
黄土残塬沟壑区
降雨
侵蚀
防护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土残塬沟壑区流域次生植被物种分布的地形响应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GAM模拟 地形因子 次生植被物种 响应变化
年,卷(期) 2010,(2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02-6112
页数 分类号 S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志强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89 2289 27.0 46.0
2 王盛萍 华北电力大学中加能源与环境研究院 10 191 7.0 10.0
3 郭军庭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 121 4.0 5.0
4 唐寅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 2 59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7)
共引文献  (350)
参考文献  (2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145)
二级引证文献  (192)
192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6(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7(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9(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0(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1(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2(33)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3(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4(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5(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6(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7(25)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8(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5(3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16(3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17(4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5)
2018(3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6)
2019(3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2)
2020(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GAM模拟
地形因子
次生植被物种
响应变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