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有研究指出,年仅12个月的婴儿在一起时,就已经开始显露出攻击性的侵犯行为.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则更多的使用敌意性侵犯或以人为指向的侵犯.儿童的攻击行为与生物因素、社会因素有关,其中也包括家庭因素,母亲-婴儿客体关系对儿童心理结构形成、个性形成有重要影响.儿童攻击行为的产生与婴儿时未能安全度过与母亲分高的客体关系有较大联系,为了使婴儿顺利地从与母亲的共生阶段过渡到分离个体化阶段,从而完成个体化,母亲应尽力在分离过程中使婴儿建立起安全型依恋顺利与母亲脱离.
推荐文章
遗传和环境因素对双生子儿童攻击行为的影响
攻击行为
遗传度
环境因素
双生子
儿童
在校大学生关系攻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大学生
关系攻击
人际关系
家庭功能
儿童青少年攻击行为的研究述评
儿童青少年
攻击行为
认知
智力障碍儿童的攻击行为:基于执行功能的视角
智力障碍儿童
执行功能
攻击行为
干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客体关系对儿童攻击行为的影响
来源期刊 网络财富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攻击行为 客体关系 安全依恋
年,卷(期) 2010,(1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16
页数 分类号 G62
字数 406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玲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6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攻击行为
客体关系
安全依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网络财富
半月刊
1672-5441
12-1392/G2
大16开
北京市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82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104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