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计算机应用研究       
摘要:
目前,很多改进多描述编码(multiple description coding, MDC)的算法大多把重点放在减少冗余以及码字在各个描述的合理分配上,而忽略了数据中包含的信息量以及对编/解码器恢复图像时的重要程度.针对上述问题以及时间插值的MDC方案和空间插值的MDC方案各自的优缺点,设计了一个基于信息度优化的时空混合多描述编码的方案,该方案充分利用了H.264编/解码器的特点,预先估计出各帧数据中对恢复图像的作用比,再利用不同级别的时空混合编码方案使多描述编码的码率分配更加合理.实验证明,在码率相差不大的前提下,其显著提高了丢失描述情况下视频的恢复质量.
推荐文章
基于DSP平台H.264编码器的实现与优化
预测精度
H.264编码器
最优化
TMS320DM642
基于ADSP-Blackfin533的H.264视频编码器的实现
H.264
Blackfin533
运动矢量
帧间预测
基于TMS320DM642平台的H.264编码器优化
整数离散余弦变换
量化
匹配误差函数
基于Intel指令集的H.264编码器优化
Intel指令集
H.264
优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移动P2P环境下基于时空混合多描述编码的H.264编码器优化算法
来源期刊 计算机应用研究 学科
关键词 对等网 时空混合 多描述编码 H.264
年,卷(期) 2010,(7) 所属期刊栏目 图形图像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92-2794
页数 分类号 TP301.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3695.2010.07.1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姚建盛 吉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 23 71 4.0 7.0
2 刘艳玲 长春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 8 18 3.0 4.0
3 王胜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 3 48 1.0 3.0
4 周玲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学院 4 14 2.0 3.0
5 常群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9)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对等网
时空混合
多描述编码
H.264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计算机应用研究
月刊
1001-3695
51-1196/TP
大16开
1984-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00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383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