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反流阳性非糜烂性反流病中医证型与酸反流及心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对127例反流阳性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和神经症状评分,行24h食管pH值监测和胃镜检查,并分析中医证型与酸反流和神经症状评分的关系.结果 主要证型有肝胃不和、肝胃郁热、中虚气逆、胃热气逆、痰气郁阻5型.总pH<4的时间百分率在肝胃郁热型中显著高于痰气郁阻型.总反流次数在肝胃郁热、胃热气逆型中显著高于肝胃不和、中虚气逆、痰气郁阻型.神经症评分在肝胃郁热、肝胃不和、痰气郁阻型中显著高于中虚气逆、胃热气逆.结论 非糜烂性反流病中医证型与某些酸反流指标之间存在明显关系;肝主疏泄功能失常在非糜烂性反流病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推荐文章
非糜烂性反流病与精神心理因素的相关性及中医病机探讨
非糜烂性反流病
精神心理因素
中医病机
非糜烂性反流病的亚型研究——附82例分析
非糜烂性反流病
胃镜
24小时食管酸碱度监测
症状指数
腹式呼吸辅助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 临床疗效观察
腹式呼吸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
生活质量
临床疗效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证候归类的流行病学调查
非糜烂性
胃食管反流病
证候
症状
流行病学研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非糜烂性反流病中医证型与酸反流及心理因素的关系
来源期刊 时珍国医国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非糜烂性反流病 中医证型 心理因素
年,卷(期) 2010,(3) 所属期刊栏目 基金项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00-701
页数 2页 分类号 R256.3
字数 198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0805.2010.03.09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志 23 266 10.0 15.0
2 肖国辉 28 258 9.0 15.0
3 文黎明 6 50 3.0 6.0
4 段国勋 9 181 9.0 9.0
5 赵世泉 3 49 3.0 3.0
6 陈拥军 17 76 4.0 8.0
7 唐毅 12 54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39)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89)
二级引证文献  (2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非糜烂性反流病
中医证型
心理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时珍国医国药
月刊
1008-0805
42-1436/R
大16开
湖北省黄石市黄石大道874号
38-168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395
总下载数(次)
43
总被引数(次)
20386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