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炎琥宁治疗手足口病患儿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探讨其免疫功能改变及发病机制.方法 以临床确诊的39例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分别于炎琥宁治疗前、治疗后3天和治疗后7天,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4+、CD8+,计算CD4+/CD8+比值.结果 患儿的CD3+、CD4+、CD8+升高;CD4+/CD8+比值降低;炎琥宁治疗患儿3天后患儿的CD3+、CD4+、CD8+开始降低;CD4+/CD8+比值呈上升趋势.治疗后7天CD3+、CD4+、CD8+及CD4+/CD8+比值均恢复正常.结论 炎琥宁对手足口病患儿出现的细胞免疫紊乱有调节作用.
推荐文章
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研究
手足口病
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联合免疫球蛋白检测在手足口病诊断中的价值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
免疫球蛋白
手足口病
诊断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血清S100B和NSE水平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研究
手足口病
T淋巴细胞亚群
星形胶质源性蛋白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炎琥宁治疗手足口病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性分析
来源期刊 医学信息(上旬刊)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手足口病 T淋巴细胞亚群 炎琥宁
年,卷(期) 2010,(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05-4506
页数 分类号 R2
字数 190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苗 3 5 1.0 2.0
2 王健国 1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55)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28)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手足口病
T淋巴细胞亚群
炎琥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学信息
半月刊
1006-1959
61-1278/R
大16开
西安曲江新区雁翔路3001号旺座曲江G座10705号
52-98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7691
总下载数(次)
86
总被引数(次)
13988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