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容隐制度是中国传统法律思想中"儒法结合","礼法合治"人伦精神的体现,对维护家庭和睦、协调社会矛盾以及节约司法资源都有着积极的作用.虽然当前我国法律并未确定这一原则,但是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法律文化,在司法实践中也多有体现.随着社会法治、人权意识的不断发展,公权力与私权力的冲突进一步加大,其中刑法中法制与人伦的冲突尤为明显.故而,在和谐社会的法治环境下,对古代容隐原则作一必要的扬弃,赋予公民一定的容隐权,有助于体现法律对人基本权利的认可和尊重,体现法律的人性关怀.
推荐文章
明清家具的现代价值探析
明清家具
现代价值
艺术价值
论儒家法律思想的现代价值
儒家
法律思想
现代价值
我国中元习俗之现代价值及其利用
中元节
祭厉
施孤
人文关怀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和谐法治的角度看容隐权及其现代价值
来源期刊 法制与社会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容隐权 和谐 现实意义 立法
年,卷(期) 2010,(7) 所属期刊栏目 法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25
页数 2页 分类号 D920.4
字数 385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0592.2010.07.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超华 2 6 2.0 2.0
2 王雷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容隐权
和谐
现实意义
立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法制与社会
旬刊
1009-0592
53-1095/D
16开
云南省昆明市
64-52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349
总下载数(次)
221
总被引数(次)
11522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