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目的 探讨艾灸三阴交穴对分娩疼痛影响,同时评价产妇及新生儿安全性.方法 选取单胎初产妇210名为研究对象,剔除中途退出者采用单盲、随机方法分成观察组59例、安慰对照组57例、空白对照组58例,以不同时间点分娩疼痛程度、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出生1 min内Apgar评分为观察指标,进行组间分析比较.结果 宫缩痛VAS评分观察组艾灸三阴交穴15 min、30 min两个时间点与安慰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灸后90 min及其后每隔1 h至分娩结束时间点,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宫缩痛分级比较:艾灸30 min后观察组与安慰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灸90 min后及其后每隔1 h至分娩结束时间点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量、新生儿出生1 min内Apgar评分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灸三阴交穴能减轻分娩疼痛,对产妇及新生儿无副作用.
推荐文章
艾灸三阴交穴对第一产程活跃期及产痛的影响
艾灸
穴,三阴交
分娩过程
产痛
艾灸三阴交穴对第一产程活跃期及产痛的影响
艾灸
穴,三阴交
分娩过程
产痛
针刺三阴交穴配合艾灸神阙穴治疗痛经56例
痛经
三阴交穴
艾灸神阙穴
艾灸三阴交穴对产程及母婴安全性的影响
艾灸
穴,三阴交
分娩过程
母婴
安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艾灸三阴交穴减轻分娩疼痛的临床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学科
关键词 艾灸 三阴交 分娩 疼痛
年,卷(期) 2010,(16) 所属期刊栏目 社区适宜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31-1833
页数 分类号 R245.81|R71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0.16.04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金子环 华北煤炭医学院护理学系 28 307 11.0 16.0
2 马树祥 华北煤炭医学院中医学系 32 262 10.0 15.0
3 崔建美 华北煤炭医学院中医学系 21 166 7.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51)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84)
二级引证文献  (53)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6(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艾灸
三阴交
分娩
疼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全科医学
旬刊
1007-9572
13-1222/R
大16开
1998-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1368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