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中,共轭梯度法是求解最优化问题的一种常用方法,最速下降法在不需要矩阵求逆的情况下,通过递推方式寻求加权矢量的最佳值.文中将最速下降法与共轭梯度法有机结合,构造出一种混合的优化算法.该方法在每次更新迭代过程中,采用负梯度下降搜索方向,最优自适应步长,既提高了共轭梯度算法的收敛速度,又解决了最速下降法在随相关矩阵特征值分散程度增加而下降缓慢的问题,具有收敛速度快,运算量低的特点.计算机仿真给出了五阵元均匀线阵的数字波束形成系统实例,分别从波束形成、误差收敛及最佳权值等方面与传统LMS算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推荐文章
最速下降法和共轭梯度的混合算法及全局收敛
最速下降法
共轭梯度法
混合算法
全局收敛性
最速下降法和共轭梯度的混合算法及全局收敛
最速下降法
共轭梯度法
混合算法
全局收敛性
傅立叶变换法数字波束形成研究
数字多波束形成
相控阵
天线方向图
基于分数时延的宽带数字波束形成技术
宽带
数字阵列
数字波束形成
分数时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最速下降与共轭梯度在数字波束形成中的研究
来源期刊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最速下降法 共轭梯度法 最佳权矢量 自适应波束形成
年,卷(期) 2010,(19) 所属期刊栏目 数据库、信号与信息处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1-153
页数 分类号 TP301.1
字数 271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78/j.issn.1002-8331.2010.19.04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宗荣芳 淮海工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17 54 5.0 7.0
2 李丰林 淮海工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8 75 4.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最速下降法
共轭梯度法
最佳权矢量
自适应波束形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半月刊
1002-8331
11-2127/TP
大16开
北京619信箱26分箱
82-605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068
总下载数(次)
102
总被引数(次)
39021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