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乌梅酸性成分提取物抑制黑色素产生的机制. 方法 用免疫组分化学法和化学比色法观察乌梅对黄褐斑模型豚鼠皮肤黑素细胞病理形态学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影响. 结果①乌梅酸性成分提取物在高(25 mg/mL)、中(12.5 mg/mL)、低(6.25 mg/mL)浓度时,豚鼠皮肤平均光密度、积分光密度、黑素细胞阳性率明显低于模型组和溶媒对照组(P<0.05),平均灰密度高于模型组、溶媒对照组(P<0.05);中浓度组与阳性药物组相比,平均光密度、平均灰密度、黑素细胞阳性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②乌梅提取物3个浓度组的豚鼠皮肤黑素细胞NOS表达明显减少,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 乌梅影响黑色素合成的机制与降低紫外线促黑素生成,调控黑素细胞的NOS表达,阻断NO黑素信号传导有关.
推荐文章
黑色素瘤BRAF抑制剂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黑色素瘤
BRAF抑制剂
耐药机制
治疗策略
茶叶有效成分对黑色素形成的抑制作用
茶叶有效成分
黑色素
非细胞酪氨酸酶测试系统
细胞测试系统
动物模型
人体皮肤
恶性黑色素瘤浸润转移相关分子机制研究
黑色素瘤
生物医学工程
免疫组织化学
驱虫斑鸠菊提取物抑制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增殖的研究
驱虫斑鸠菊提取物
黑色素瘤
A375细胞
增殖抑制作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乌梅抑制黑色素的机制
来源期刊 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乌梅 酸性成分提取物 黑色素 抑制机制
年,卷(期) 2011,(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14
页数 分类号 R285.5
字数 210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5627.2011.05.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理平 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27 316 9.0 17.0
2 李孝栋 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75 373 10.0 17.0
3 王英豪 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50 237 10.0 13.0
4 张海燕 5 20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2)
共引文献  (51)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48)
二级引证文献  (19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4(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6(2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7(3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5)
2018(4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5)
2019(3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4)
2020(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乌梅
酸性成分提取物
黑色素
抑制机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康复学报
双月刊
1004-5627
35-1329/R
大16开
福州市闽侯上街华佗路1号
34-59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5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798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