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纳米银在商品化产品中的广泛应用使其潜在环境风险备受关注.纳米银在环境中的危害程度与其在环境中的分散性以及颗粒稳定性密切相关.目前,关于纳米银稳定性的研究数据还非常匮乏.本文探讨了离子强度、价态、生物分子成分、pH等环境及生物因素对纳米银颗粒特征吸收峰、粒径、Zeta电位、银离子释放率等性质的影响.发现离子强度、价态、无血清培养基、温度及多种环境因子的联合作用会破坏纳米银颗粒的稳定性.而在含有血清成份的培养基环境中(生物小分子、盐类、蛋白质、37℃),纳米银可以保持稳定的纳米尺度特性.本文的工作为纳米银生态环境效应及毒性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推荐文章
纳米银对土壤固氮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固氮活性的影响
纳米银
固氮微生物
群落结构
固氮活性
土壤
EDTA对饱和多孔介质中纳米银迁移机制的影响
纳米银
饱和多孔介质
乙二胺四乙酸(EDTA)
迁移
环境因子对两种纳米金属氧化物在水体中稳定性的影响
纳米二氧化铈(Nano-CeO2)
纳米二氧化钛(Nano-TiO2)
稳定性
腐植酸
离子强度
pH
XDLVO
纳米银对黑麦草生长特性的影响
纳米银
根系
植物毒性
黑麦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典型环境及生物因子对商品化纳米银颗粒稳定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科学通报 学科
关键词 纳米银 环境因素 生物因素 稳定性
年,卷(期) 2011,(1)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34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007/s11434-010-4332-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伟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422 5903 37.0 59.0
2 江桂斌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125 2830 32.0 50.0
3 周群芳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3 367 11.0 19.0
4 刘稷燕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13 365 9.0 13.0
5 傅建捷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7 28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纳米银
环境因素
生物因素
稳定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科学通报
旬刊
0023-074X
11-1784/N
大16开
北京东城区东黄城根北街16号
80-213
195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87
总下载数(次)
74
总被引数(次)
204018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