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应用Q矢量理论对2010年9月河南省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850 hPa湿Q矢量的正负散度区,分别对应下沉和上升气流区,负散度绝对值大值区与暴雨落区对应;利用850 hPa湿Q矢量散度纬向剖面图可分析出中低层低值系统的移动;Q矢量锋生函数正值区与强降水落区对应,但其值与暴雨强度并非呈线性增长关系,其值逐日演变可反映冷暖空气交汇及锋面移动.
推荐文章
非地转湿Q矢量分析及其在暴雨过程中的应用
非地转湿Q矢量散度
湿Q矢量
非地转ω方程
河南2010年9月5~7日连续性暴雨过程分析
连续暴雨
影响系统
动力条件
水汽条件
河南省
2010年6月18日闽北大暴雨过程分析
大暴雨
短时强降水
列车效应
2004年9月上旬川渝黔特大暴雨过程分析
特大暴雨
西南低涡
低空急流
维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2010年9月河南暴雨过程Q矢量分析
来源期刊 气象与环境科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非地转Q矢量 暴雨系统诊断 ω方程 Q矢量散度 锋生函数
年,卷(期) 2011,(z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5-111
页数 分类号 P458.3
字数 693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7148.2011.z1.0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月枝 13 132 8.0 11.0
2 孟祥翼 11 53 4.0 7.0
3 张金平 7 44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6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6)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非地转Q矢量
暴雨系统诊断
ω方程
Q矢量散度
锋生函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气象与环境科学
季刊
1673-7148
41-1386/P
大16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110号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2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52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