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评价子宫肌层细胞(MC)诱导血管生成能力.方法 由大鼠分离培养MC、主动脉平滑肌细胞(SMC)和血管内皮细胞(VEC)用于在体Matrigel结节试验,对比诱导血管生成能力:MC与SMC、VEC比较;MC、SMC及VEC与相应热坏死细胞比较;不同细胞数量MC比较;BrdU染色追踪MC在结节内转归(各组n=10).结果 同SMC和VEC比较,MC诱导生成更多血管,尤其较大血管(相对所有组P<0.01).各热坏死细胞组内没有明显血管生长.MC组内血管生成作用在大数量更明显(P<0.01),部分MC转化为血管壁细胞.结论 MC具有强大的诱导血管生长能力,具有细胞数量依赖性,部分MC转化为血管壁细胞.
推荐文章
分娩期子宫下段肌层显微超微结构变化的研究
分娩
子宫颈
显微结构
超微结构
白细胞
周细胞在子宫内膜异位症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子宫内膜异位症
新生血管化,生理性
周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微血管密度
血管生成
子宫内膜癌血管生成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癌
血管生成
抗血管生成治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鼠子宫肌层细胞诱导血管生成能力的研究
来源期刊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子宫肌层细胞 主动脉平滑肌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 诱导血管生成能力
年,卷(期) 201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18
页数 分类号 R-332|R331.32
字数 319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1905.2011.01.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蒋树林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外科 85 246 7.0 12.0
2 黄明莉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 37 177 7.0 11.0
3 田海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外科 59 203 7.0 12.0
4 李仁科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外科 4 5 1.0 2.0
5 贲崴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 5 81 2.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21)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子宫肌层细胞
主动脉平滑肌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
诱导血管生成能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1905
23-1159/R
大16开
哈尔滨市南岗区保健路157号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14-101
195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10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820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