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世纪80年代初“后现代”之所以在中国不能浮出水面,原因并不是袁可嘉等人“权威失误”的结果,也不是没有人介绍,而是中国当时的文化语境使然。当时中国尚在恢复现实主义,争议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根本提不上“议事日程”。
推荐文章
蒙古族翻译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译介研究
蒙古族
翻译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
译介
谈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的构建与教学
当代文学
批评
创作
构建
中国当代文学(1949-1976)在国外
国外
中国当代文学
译介
研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后现代的“权威性”失误?——中国当代翻译文学史话之四
来源期刊 东方翻译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后现代” 中国当代 翻译文学 权威 20世纪80年代初 后现代主义 史话 文化语境
年,卷(期) 201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59
页数 2页 分类号 I206.7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稀方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 62 123 5.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后现代”
中国当代
翻译文学
权威
20世纪80年代初
后现代主义
史话
文化语境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东方翻译
双月刊
1674-6686
31-2025/H
16开
上海虹口区辽宁路46号E座
4-832
200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22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71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