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纳米氧化铝颗粒对大鼠肾脏的潜在毒性作用.方法:将75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非纳米氧化铝(nNAOs)组(50 mg·kg-1)、纳米氧化铝(NAOs)组(50 mg·kg-1),每组25只,每2 d腹腔注射1次,共60 d.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别在第2、4、8、15、30天测定铝元素在肾组织中的含量,注射60 d 后,全自动生化仪测定大鼠血清生化指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肾组织中巢蛋白表达水平.结果:NAOs组大鼠肾组织中铝元素的浓度在染毒第2天后即显著升高,第15天达到峰值后逐渐降低.而nNAOs组铝元素的含量随染毒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在第30天达到高峰;与对照组相比,NAOs组可引起血清尿酸(UA)升高(P<0.05),而nNAOs组可引起肌酐(Cr)升高(P<0.05);3组大鼠肾小球中均可见巢蛋白表达,阳性细胞胞体形态及数目未见显著差异.结论:纳米氧化铝与非纳米氧化铝在大鼠肾脏中排泄特征不同,分别引起血清不同指标的异常升高,但在免疫组化切片中未见肾小球组织器质性损害.
推荐文章
氧化铝颗粒大小对氧化铝玻璃复合体力学性能的影响
氧化铝颗粒
玻璃渗透
力学性能
扫描电镜
纳米氧化铝对斑马鱼学习记忆水平的影响:粒径与铝离子的作用
纳米氧化铝
铝离子
颗粒粒径
斑马鱼
神经毒性
纳米氧化锌对大鼠肝及肝癌细胞的毒性效应
氧化锌纳米颗粒
细胞毒性
活性氧
谷胱甘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纳米氧化铝颗粒对大鼠肾脏的潜在毒性作用
来源期刊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纳米氧化铝 原子吸收 巢蛋白 肾脏 大鼠
年,卷(期) 201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42
页数 分类号 R-33|R114
字数 235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6264.2011.01.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晓波 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12 55 4.0 7.0
2 郑浩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疾病防制所 26 233 9.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23)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纳米氧化铝
原子吸收
巢蛋白
肾脏
大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1-6264
32-1647/R
大16开
南京市丁家桥87号
28-265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12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214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