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七子之名肇始于明人,弘治时即有七子之称谓,万历间已有前七子、后七子之分.明人所谓的七子,指称不一,降及清代,基本定型.七子派之称谓,由四库馆臣正式提出,并视前后七子为一大派别,涵盖以前后七子为中心的一大批文人,此为广义之七子派.至于狭义七子派,仅指前后七子各七人.
推荐文章
《别录》、《七略》与汉代学术
<别录>
<七略>
今古文之争
汉代学术
《素问纠略》作者、版本考
《素问纠略》
杨慎
朱震亨
周木
《别录》、《七略》与汉代学术
<别录>
<七略>
今古文之争
汉代学术
明朝与藩属国文化交流之考略
明朝
藩属国
文化交流
宗藩关系
考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七子派考略
来源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学科
关键词 前七子 后七子 七子派
年,卷(期) 2011,(3) 所属期刊栏目 明清文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8-83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薛泉 20 16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前七子
后七子
七子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双月刊
1671-881X
42-1662/C
湖北武昌珞珈山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66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514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