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龙胆草对人表皮黑素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共培养体系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生成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表皮黑素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共培养体系,利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还原法测定细胞活力,采用酶学方法测定酪氨酸酶活性,475 nm 比色法测定黑素含量.结果:0.1 mg/mL、0.2 mg/mL和0.5 mg/mL龙胆草对于共培养细胞酪氨酸酶活性有较强的剂量相关性激活作用(P<0.01),0.2 mg/mL及 0.5 mg/mL龙胆草与对于共培养细胞黑素生成有较强的剂量相关性激活作用(P<0.01).结论:龙胆草对于共培养体系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生成有较强的剂量相关性激活作用.
推荐文章
中药对人黑素细胞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合成的影响效果
黑素细胞
角质形成细胞
刺蒺藜
黄芩苷
补骨脂素
鞣花酸抑制黑素细胞黑素合成及黑素传递的实验研究
鞣花酸
黑素细胞
一元酚单氧酶
角蛋白细胞
芦荟苦素对黑素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混合培养模型中黑素合成的影响
混合培养模型
黑素细胞
角质形成细胞
芦荟苦素
熊果苷
茶多酚
窄谱中波紫外线通过下调miRNA-25表达促进黑素细胞增殖和黑素生成
窄谱中波紫外线
miRNA-2 5
黑素细胞
黑素生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龙胆草在人表皮黑素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共培养体系中对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生成影响
来源期刊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龙胆草 黑素细胞 角质形成细胞 共培养
年,卷(期) 2011,(4) 所属期刊栏目 短篇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8-260
页数 分类号 R758.4
字数 237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8468.2011.04.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壮峰 19 102 5.0 9.0
2 解士海 24 69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5)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龙胆草
黑素细胞
角质形成细胞
共培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双月刊
1674-8468
44-1671/R
大16开
广州市麓景路2号 广东省皮肤病医院11楼
46-247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26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101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