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中国自"五四运动"以来发生的激进的反传统革命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竭力摧毁儒家倡导的亲情伦理,以效忠国家来取代伦理亲情,忽视个体利益和个体需求(包括亲属间对亲情的渴求),过分宣扬"大义灭亲"。不可否认,过多地在立法与司法中考虑亲情的因素,会导致执法不公,最终也会偏离法治的轨道。法律,包括刑法在内,是建立在一定的文化基础之上的。而社会亲情关系的状况是社会文化的一个侧面,现行立法、司法不能对这一状况视而不见。亲亲相隐在现今社会仍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亲情因素应在刑法中有合理的定位。从期待可能性的角度看,不确立亲亲相隐的原则,有违人的基本感情。如果对于亲属之间的容隐行为也作为犯罪处理,容易引发社会信用危机。从现实性的角度看,亲属之间的相互容隐作为人的本能,已经成为社会现实的普遍现象。如果否认亲属之间的容隐,不利于罪犯的改造效果。
推荐文章
"亲亲相隐"制度的伦理反思
亲亲相隐
伦理
诉讼
社会文化与知情同意的伦理原则
社会文化
知情同意
新闻传播对社会文化与心理的影响
新闻传播
社会文化
受众心理
影响
浅析流行语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流行语
网络语言
社会文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现实的社会文化看亲亲相隐原则回归的意义
来源期刊 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亲亲相隐 刑法文化 社会文化
年,卷(期) 2011,(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34
页数 分类号 D924
字数 1217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6915.2011.04.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光华 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 47 245 10.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4)
共引文献  (118)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2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亲亲相隐
刑法文化
社会文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季刊
1673-6915
44-1464/D
16开
广州市广州大道北同和同沙路135号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24
总下载数(次)
1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