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拟南芥atcwinvl 基因T-DNA插入纯合突变体和野生型植株为材料,比较研究了2种基因型植株在营养期和生殖期的形态差异.结果表明:拟南芥atcwinvl 基因T-DNA插入纯合突变体(简称突变体)较野生型萌发率平均下降5.88个百分点;突变体在44 d抽薹,较野生型延后4d;分支数平均4支,较野生型下降20.84%;果荚开裂时间6d左右,较野生型延长2d;单株果荚数平均62.27个,较野生型降低11.00%;单株果荚种粒数平均45.87粒,较野生型降低21.46%;突变体的单果荚长度平均14.52 cm,较野生型降低10.24%;单株果质量平均50.83mg,较野生型降低23.70%.拟南芥突变体在营养生长时期的株高平均10.44 cm,较野生型下降21.03%;主根长平均7.62 cm,较野生型下降14.96%;单株莲座叶面积平均3.16 cm2,较野生型下降13.90%;单株地上部分鲜质量平均81.81mg,较野生型下降11.11%;单株根鲜质量平均6.21mg,较野生型下降17.64%;单株地上部分干质量平均6.17 mg,较野生型下降15.60%;单株根干质量平均0.55mg,较野生型下降6.78%.拟南芥突变体在生殖生长时期的株高平均18.78 cm,较野生型增加4.22%;主根长平均16.48 cm,较野生型下降5.88%;单株莲座叶面积平均6.80 cm2,较野生型下降6.21%;单株地上部分鲜质量平均129.85 mg,较野生型下降9.69%;单株根鲜质量平均9.97 mg,较野生型下降13.23%;单株地上部分干质量平均9.22 mg,较野生型下降4.16%;单株根干质量平均0.70mg,较野生型下降6.67%.以上研究结果表明,atcwinvl 基因T-DNA插入突变影响了拟南芥植株正常的生长发育.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拟南芥atcwinv1基因T-DNA插入纯合突变体PCR鉴定及表型观察
来源期刊 河南农业科学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拟南芥 atcwinvl基因 T-DNA插入突变 基因功能
年,卷(期) 2011,(5) 所属期刊栏目 作物栽培·遗传育种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2-66
页数 分类号 Q789
字数 293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11.05.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阮燕晔 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69 786 15.0 26.0
2 王波 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10 42 3.0 6.0
3 张莹 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19 140 6.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197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拟南芥
atcwinvl基因
T-DNA插入突变
基因功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南农业科学
月刊
1004-3268
41-1092/S
大16开
郑州市农业路1号
36-32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734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598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