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原文服务方: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摘要: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理论对直径为45~100μm飞灰颗粒冲刷顺列管束进行了数值研究.运用了颗粒-壁面反弹模型来准确预测颗粒轨迹,采用磨损模型定量计算了各排管子的磨损量.计算结果表明,管排受到的颗粒撞击率随着粒径的增大而增加,第一排管子的磨损量随粒径增大而增加;但自第二排管起,随着颗粒直径的增大,管子受到的磨损量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即存在一个特定的飞灰粒径,使得管排的磨损恶化.为锅炉尾部顺列管束防磨提供理论依据.
推荐文章
顺列光管式省煤器管束间飞灰颗粒撞击率的模拟研究
冲蚀磨损
省煤器
顺列光管
飞灰颗粒撞击率
数值模拟
飞灰颗粒撞击顺列光管管束的磨损研究
烟气
飞灰颗粒
顺列光管管束
横掠
颗粒通过率
颗粒撞击率
磨损
采用内嵌边界方法模拟错列管束的磨损
直接数值模拟
内嵌边界法
错列管束
磨损
Stokes数
一种新型受热面飞灰颗粒的沉积特性
飞灰沉积
受热面
模型
数值模拟
实验验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粒径飞灰对顺列管束磨损的非线性特性研究
来源期刊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气固两相流 最大磨损量 数值研究 飞灰粒径 顺列管束
年,卷(期) 2011,(4) 所属期刊栏目 电气与材料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0-423
页数 分类号 TK223.33|TK25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鹏 太原理工大学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 76 519 12.0 20.0
2 吕萍 太原理工大学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 16 51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2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18)
196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气固两相流
最大磨损量
数值研究
飞灰粒径
顺列管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7-9432
14-1220/N
大16开
太原市迎泽西大街79号3337信箱
1957-01-01
汉语
出版文献量(篇)
410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899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