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和分析应用不同术式治疗下腰椎结核的适应证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总结2001年6月至2008年10月行手术治疗的下腰椎结核72例,男38例,女34例;年龄16~70岁,平均38.5岁;病程4个月~2年,平均6.8个月.其中单椎体受累10例,2个椎体受累50例,3个椎体12例.下腰椎前凸角度(L4-S1)33.0°~5.0°,平均13.1°.手术方式包括:①28例行经后路病灶清除、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术;②32例行经前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术;③12例行经皮穿刺置管脓肿引流术(PCD).疗效评价根据治愈率、植骨融合率、下腰椎曲度矫正状况及临床症状恢复情况(JOA评分)评定.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5~8年,平均3.6年.PCD组首次置管治愈10例,2例重新置管引流后治愈;其中1例半年后因复发行病灶清除融合术.切开病灶清除融合组术后1年植骨融合率95.0%(57/60).患者皆治愈,手术并发症主要包括髂总静脉损伤3例,硬膜撕裂2例,经术中、术后处理,未造成机体残余损害.下腰椎前凸角度35.0°~16.0°,平均27.3°,最终随访时为33.0°~15.0°,平均25.6°.依照JOA腰腿痛疗效标准(29分法),术前为(15.2±3.4)分,术后最终随访时为(25.6±2_4)分,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下腰椎结核应根据病变特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术式治疗,手术治疗能促进下腰椎结核病灶愈合,缓解临床症状,矫正畸形,避免远期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