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运煤通道是拉斗铲倒堆工艺煤炭运输的咽喉,针对厚覆盖层拉斗铲工艺中间沟开拓特点,建立地面破碎站和中间沟运煤通道移设步距模型及计算方法,结果表明:破碎站移设主要受作业空间限制,中间沟运输通道移设受经济效益和储煤仓容量的限制,移设步距的大小决定着移设工程量,工程量和系统失效时间决定了储煤仓的大小,同时,储煤仓作为提高系统可靠性的一种途径,对运煤通道的移设起着重要的作用,保证了运煤通道移设时矿山的连续供煤,黑岱沟露天煤矿破碎站的最佳移设时间为41个月,运煤通道的移设时间为8.36个月,当储煤仓容量为40万t时,运煤通道移设和系统故障对矿山生产影响较小.
推荐文章
厚覆盖层拉斗铲倒堆工艺下采煤系统稳定性
露天矿
厚覆盖层
拉斗铲
可覆盖面积
稳定性
厚覆盖层矿山地下开采地表塌陷机制分析
厚覆盖层
覆盖层内采空区
物探
地表变形监测
地下开采
地表塌陷
含软弱土层的深厚河床覆盖层坝基动力特性研究
深厚覆盖层
软弱土层
动力特性
中厚覆盖层上中低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分析
有限元
面板堆石坝
覆盖层
挠度
水平位移
应力变形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厚覆盖层拉斗铲工艺的运煤系统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露天矿 拉斗铲 运煤通道 破碎站 储煤仓
年,卷(期) 201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9-53
页数 分类号 TD82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才庆祥 14 237 7.0 14.0
2 陈树召 7 32 3.0 5.0
3 周伟 12 238 7.0 12.0
4 张国营 1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2)
共引文献  (118)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2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3(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露天矿
拉斗铲
运煤通道
破碎站
储煤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1964
32-1152/TD
大16开
江苏省徐州市中国矿业大学内
28-73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00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7795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