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了典型煤料范各庄1/3焦煤在不同堆密度条件下胶质层指数和最终收缩度及胶质层体积曲线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范各庄1/3焦煤堆密度从0.8 t/m3增加到1.1 t/m3时,煤料的胶质层指数Y由17.7 mm增加到24.5 mm,增加了7.8 mm,提高了44.1%;其最终收缩度由25.2 mm降到-7.9 mm,增加131%,表明煤料结焦后的体积变化为正膨胀性能.在煤料堆密度增加后,其胶质层体积曲线由“之”字型向“之”与“山”混合型及“山”字型转变,表明煤料的表观黏结性能得到明显改善,且在密度较高时由1/3焦煤向肥煤性能靠近.
推荐文章
淮南矿业强黏结性1/3焦煤在配煤结构中的应用研究
1/3焦煤
淮河一号煤
黏结性
炼焦特性
配煤炼焦
配煤结构
炼焦煤黏结性指标相关性研究
黏结指数
最大胶质层厚度
奥亚膨胀度
相关性
单种强黏结性肥煤的配煤实验及黏结指数变化分析
黏结性肥煤
配煤
半焦
黏结指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煤料堆密度对1/3焦煤黏结性能影响的研究
来源期刊 煤炭转化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炼焦煤 胶质层指数 最终收缩度 黏结性能
年,卷(期) 2011,(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与开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45,53
页数 分类号 TQ522.1
字数 297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4248.2011.04.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娜 辽宁科技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22 50 3.0 7.0
2 刘洪春 7 53 4.0 7.0
3 白金锋 辽宁科技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19 57 4.0 5.0
4 钟祥云 辽宁科技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5 15 3.0 3.0
5 张雅茹 辽宁科技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7 51 4.0 7.0
6 徐君 1 3 1.0 1.0
7 奚白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3)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炼焦煤
胶质层指数
最终收缩度
黏结性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煤炭转化
双月刊
1004-4248
14-1163/TQ
大16开
太原市迎泽西大街79号
22-44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92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282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