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隐士产生的历史,大约与人治的历史相一致。人类生活的太古时期,是一个相当单纯的生存状态,人人都拥有独立的人格和尊严,享有绝对的自由和平等。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和谐共处,这种本色的、淳朴的生活状态,使人的拘束感和耻辱感无从滋生,也就无所谓的显与隐、出世与入世。随着统治阶级的山现,以王权为基础的上层建
推荐文章
略谈工程哲学中的问题和主义
工程
工程哲学
问题
工程史
试论隐逸思想的流变及影响
隐士
隐逸思想
流变
影响
略谈儒家的生命哲学
儒家
生命哲学
自然价值
社会道德价值
基本特点
借鉴启示意义
从陶渊明与"大历十才子"的隐逸诗探讨其隐逸观
陶渊明
"大历十才子"
隐逸诗
隐逸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略谈“梅花屿”式的隐逸哲学
来源期刊 杭州文博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人治 状态 历史 人类 隐士 耻辱感 产生 太古 生活
年,卷(期) 201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6-100
页数 5页 分类号 D09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夏琪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人治
状态
历史
人类
隐士
耻辱感
产生
太古
生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杭州文博
半年刊
16开
浙江省杭州市龙井路1号《杭州文博 》编辑
200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17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27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