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给松花江流域地下水污染防治与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基于DRASTIC模型,选取净补给量、包气带介质、含水层富水性、地下水水位埋深、土地利用类型、污染源影响和地下水开采模数建成评价指标体系,结合GIS技术对松花江松原段沿江两侧5~10 km范围内的浅层地下水脆弱性进行了分区,并将结果与地下水质污染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最后通过敏感度分析指出了指标选取的合理性和模型改进方向.结果表明:地下水高脆弱区和较高脆弱区集中分布在卡拉房子后屯—前郭县砖厂以及宁江区市区,另零星分布于若干居民地或有集中污染源地区.地下水水位埋深、包气带介质是对地下水脆弱性影响最大的因素,潜水脆弱性分区较为合理,对于城市规划建设和沿江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推荐文章
第二松花江流域平原区浅层地下水脆弱性时变特征分析
地下水脆弱性
第二松花江流域
DRASTIC评价方法
时变特征
河谷平原区
基于修正RISKE模型的重庆岩溶地区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RISKE模型
重庆岩溶地区
地下水
脆弱性评价
成都青白江地区地下水三氮特殊脆弱性评价
地下水污染防治
三氮
特殊脆弱性
青白江地区
应用DRASTIC模型评价湛江市浅层地下水脆弱性
浅层地下水
脆弱性
评价方法
DRASTIC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松花江松原段沿岸浅层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来源期刊 地质科技情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地下水脆弱性 松花江松原段 DRASTIC模型 敏感度分析
年,卷(期) 2011,(5) 所属期刊栏目 环境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7-102
页数 分类号 P641
字数 641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7849.2011.05.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金生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 204 3135 29.0 43.0
5 郇环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 9 83 4.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6)
共引文献  (292)
参考文献  (2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8(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9(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2(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3(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5)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下水脆弱性
松花江松原段
DRASTIC模型
敏感度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科技通报
双月刊
1000-7849
42-1904/P
大16开
湖北省武昌鲁磨路388号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06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5542
论文1v1指导